导热率(导热率和导热系数的关系)
金属导热性排序
金属(按导热性大小排列)有:银(Ag)、铜(Cu)、金(Au)、铝(Al)、纳(Na)、钼(Mo)、 钨(W)、锌(Zn)、镍(Ni)、铁(Fe)、铂(Pt)、锡(Sn)、铅(Pb)。
导热性是物质传导热量的性能。一般说导电性好的材料,其导热性也好。若某些零件在使用中需要大量吸热或散热时,则要用导热性好的材料。如凝汽器中的冷却水管常用导热性好的铜合金制造,以提高冷却效果。
导热性能好的物体,往往吸热快,散热也快。其大小用热导系数来衡量,热导系数定义:物体上下表面温度相差1℃时,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热量。符号:λ ,单位:W/(m·K)
应用方面:
一般来说,在焊接,铸造,锻造,和热处理等工艺就必须考虑其导热性,防止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其内外温差过大,从而对材料造成变形和破坏等因素。金属(按导热性大小排列)有:银(Ag)、铜(Cu)、金(Au)、铝(Al)、纳(Na)、钼(Mo)、 钨(W)、锌(Zn)、镍(Ni)、铁(Fe)、铂(Pt)、锡(Sn)、铅(Pb)。帮你查了一下表:
银λ值为458.2 W/(m*c)
铝203.5
铜(紫铜)383.8
黄铜85.2
钢53.6-36.4
铁58.6-41.9
注:来自教材,**权威。因钢和铁的成分变化很大,故只能取一个范围值。(热传导系数的定义为:每单位长度、每k,可以传送多少w的能量,单位为w/mk。其中“w”指热功率单位,“m”代表长度单位米,而“k”为**温度单位。该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性能越好。)
导热率w/(m*k)
金刚石1300-2400
氮化铝200
铁84-90
铟90银1067
金80锡2057
锡63铅3750.9
锡60铅4049.8
锡50铅5046.7
锡62铅36银249
金88锗1244
锡40铅6043.6
锡30铅7040.5
锡20铅8037.4
锡10铅9035.8
锡5铅9535.2
ai2o3(96%)35
42合金15.6
银填充的相变型光盘片3–8
氮化硼填充的硅树脂6
银填充的铸模1.3–5
模压料0.6–0.7
bt环氧树脂0.19
fr-40.11
空气0.03金属导热性排序:
Ag > Cu > Au > Al > Zn > Fe > Pb > Hg金属(按导热性大小排列)有:银(Ag)、铜(Cu)、金(Au)、铝(Al)、纳(Na)、钼(Mo)、 钨(W)、锌(Zn)、镍(Ni)、铁(Fe)、铂(Pt)、锡(Sn)、铅(Pb)。
金属导热性用导热系数来衡量。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,1m厚的材料,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(K,℃),在1秒钟内(1S),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,单位为瓦/米·度(W/(m·K),此处为K可用℃代替)。
不同物质导热系数各不相同。相同物质的导热系数与其的结构、密度、湿度、温度、压力等因素有关。同一物质的含水率低、温度较低时,导热系数较小。一般来说,固体的热导率比液体的大,而液体的又要比气体的大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种状态分子间距不同所导致的。现在工程计算上用的系数值都是由专门试验测定出来的。
导热率 导热系数 热阻 的关系
导热材料:
傅力叶方程式:
Q=KA△T/d,
R=A△T/Q Q: 热量,W
K: 导热率,W/mk
A:接触面积
d: 热量传递距离
△T:温度差
R: 热阻值
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,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。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、形状、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,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。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,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。
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,可以得到 K=d/R。因为K值是不变的,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,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。也就说材料越厚,热阻越大。
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,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,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。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,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。厚度增加,热阻值一定会增大,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,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。
原文链接:优钢网 » 导热率(导热率和导热系数的关系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