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气阀钢53Cr21Mn9Ni4N磨光棒材的生产方法与流程
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,具体涉及一种气阀钢53Cr21Mn9Ni4N的磨光棒材生产方法。
背景技术:
气阀钢53Cr21Mn9Ni4N是国标GB/T12773-2008中奥氏体气阀钢中的一种,简称为21-4N,以重量百分计含有以下成分:C:0.48~0.58%;Si:≤0.35%;Mn:8.00~10.00%;P:≤0.040%;S≤0.030%;Ni:3.25~4.50%;Cr:20.00~22.00%;N:0.35~0.50%;Cu:≤0.30%;C+N≥0.90%。
53Cr21Mn9Ni4N钢是以碳化物为沉淀硬化相的奥氏体耐热钢,该钢种导热性差,热胀系数大,变形抗力大,塑性比一般奥氏体耐热钢要差,属于奥氏体时效钢,也常划归于难变形钢种,生产难度大。因其含有较高的锰、镍、碳、氮和铬而具有奥氏体显微组织和高的结晶温度,从而具有高的高温强度,改善了耐热耐蚀性能,高的含锰量和含铬量使钢在室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;较高的碳、氮含量,产生较强的沉淀硬化效应,增强了强度、硬度和耐磨性。一般用于850℃工作的中速、大功率、中负荷发动机中,在国内外汽车排气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53Cr21Mn9Ni4N气阀钢由于其具有的特性,目前国内其金属制品棒材的生产流程一般为:电炉冶炼→炉外精炼→模铸→修磨→加热→开坯(轧开坯或锻开坯)→剥皮或修磨处理→加热→轧制→热处理→矫直→磨光→检验→入库。53Cr21Mn9Ni4N产品质量要求严格,其生产工艺过程复杂,采取轧制或锻造开坯,加热修磨损耗大,开裂等现象频发,造成成材率低下,特别是热加工中出现裂纹,一直是生产厂家密切关注和棘手的问题,对于小规格的气阀钢,尺寸公差、尺寸精度控制难度更大。以上因素直接导致气阀钢53Cr21Mn9Ni4N成品率低下,影响着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。
技术实现要素:
有鉴于此,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阀钢53Cr21Mn9Ni4N新的生产工艺,提高生产效率,轧制成品盘条尺寸精度控制也大大提高,并克服了53Cr21Mn9Ni4N高温塑性差、变形抗力大难以连铸的特点。
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,本发明的一种气阀钢53Cr21Mn9Ni4N磨光棒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:
S1:在电弧炉中配入废钢和高碳铬铁,镍铁等合金料,进行熔化初炼,出钢温度≥1600℃,P≤0.040%;
S2:AOD冶炼,氧化期吹氮与氧冶炼,当温度达到≥1660℃,C≤0.60%时,开始加入硅铁量还原操作,吹氮气合金化,调整合金成分;当成分满足标准要求,温度T≥1490℃时出钢,转LF精炼;
S3:LF精炼,微调成分、温度,保持白渣操作,当钢液温度达到连铸吊包温度后即可出钢;
S4:方坯连铸机连铸,吊包温度为:连铸**包1490~1510℃,连包1480~1500℃;浇铸过程中,钢液过热度控制在25~35℃之间,浇注时,采用结晶器与末端电磁搅拌的组合方式;出坯时连铸坯做好标识,空冷堆放;
S5:轧前加热,在推钢式加热炉或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;
S6:高速线材轧制,开轧温度:1160~1190℃,终轧吐丝温度控制≥1050℃,吐丝后使用水喷淋强制冷却;冷却后进入收集卷,收集后进入进行打包﹑运输进入热处理工序;
S7:热处理;
S8:矫直,在53Cr21Mn9Ni4N盘条热处理后,将盘条浸入石灰涂层溶液中保持片刻,拉出,自然干燥,以表面涂层干燥、发白为准;盘条采用七辊矫直机进行矫直,直线度≤1mm/m;以及
S9:磨光,采用无心磨床加工,先进行粗磨,然后进行精磨达到设计要求。
优选的,在步骤S4中,浇注时的温度为1415-1430℃,拉速为1.3-1.0m/min。
再优选的,在步骤S4中,冷却控制方式为二冷区采用三段式分区配水的方式,当拉速低于1.0m/min时,二冷区三段水全部开启,三段水的配水量的比例为50%:30%:20%;比水量随着拉速自动匹配;正常拉速范围时即1.0~1.2m/min,二冷区仅开启前两段水量,其分配比例为55%:45%,总的比水量控制为0.27~0.32L/Kg钢。
再优选的,在步骤S5中,连铸方坯加热温度控制为:预热段≤1050℃;加热段:1030~1080℃;均热段:1170~1210℃。
再优选的,所述步骤S6中,线材轧制的速度控制为:一中轧出口段轧制速度为1.10~1.15m/s;预精轧出口段速度为4.78~5.64m/s,出口精轧速度为28~33m/s。
再优选的,所述步骤S7的热处理分为离线式热处理和在线式热处理,其中所述离线式热处理方法为:将53Cr21Mn9Ni4N热轧盘元固溶处理,固溶温度1040-1150℃,时间30-60min;冷却方式:水冷;晶粒度控制要求细于6级,试样端面硬度为32~37HRC;所述在线式热处理方法为:将53Cr21Mn9Ni4N连铸坯经高速轧机轧制,轧制加热工艺需符合步骤五所叙述的要求,盘条在吐丝后使用在线热处理方式,即入水冷却,晶粒度控制要求细于8级,试样端面硬度为31~36HRC。
与现有的生产工艺比较,本发明有如下优点:
(1)采用连铸的浇注方式,克服了53Cr21Mn9Ni4N高温塑性差、变形抗力大难以连铸的特点,替代了原有生产流程中“模铸→修磨→开坯(轧开坯或锻开坯)→剥皮或修磨处理-加热”环节(即模铸坯初轧开坯的工艺),直接用连铸坯进行轧制,大大降低了该环节中的材料加工损耗和能耗,提高了坯料的成材率;
(2)采用了连铸坯直接高速线材精密轧制技术,提高了生产效率,轧制成品盘条尺寸精度控制也大大提高,实现了53Cr21Mn9Ni4N钢连铸坯直接轧制到盘条的“一火成材”;
(3)热处理实现了离线和在线两种方式,可根据客户质量要求进行自由选择。
附图说明
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,本发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、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。其中:
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气阀钢53Cr21Mn9Ni4N磨光棒材的生产方法流程示意图。
具体实施方式
参照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气阀钢53Cr21Mn9Ni4N磨光棒材的生产方法流程示意图,其生产工艺流程概括为:电炉冶炼→炉外精炼→连铸→加热→高速线材轧制→热处理(离线式/在线式两种)→矫直→磨光→检验→入库;其包括了气阀钢53Cr21Mn9Ni4N的冶炼、连铸、高线轧制、热处理到成品的完整的生产方法。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如下。
实施例一
生产一炉53Cr21Mn9Ni4N的盘条规格为φ6.7mm产品。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:25t电炉冶炼→25tAOD冶炼→25tLF精炼→两流150×150mm断面小方坯连铸→加热→高速线材轧制→离线式热处理→矫直→磨光→检验合格→成品入库。具体的生产步骤如下:
**步:在电弧炉中配入废钢和高碳铬铁,镍铁等合金料,进行熔化初炼。出钢温度为1620℃,P:0.030%;
第二步:AOD冶炼,氧化期吹氮与氧冶炼,当温度达到≥1660℃,在C≤0.60%时,开始加入硅铁量还原操作,吹氮气合金化,调整合金。当成分满足标准要求,温度T≥1490℃时出钢,转LF(LADLE FURNACE,即钢包精炼炉)精炼;
第三步:LF精炼,微调成分、温度,保持白渣操作,当钢液温度达到连铸吊包温度后即可出钢。出钢钢水成分为:C:0.54%;Si:0.31%;Mn:8.53%;P:0.028%;S:0.007%;Ni:3.76%;Cr:21.80%;N:0.39%;出钢软吹静置10min后吊包;
第四步:连铸吊包温度为1507℃,浇注时,采用结晶器与末端电磁搅拌的组合方式,结晶器电磁搅拌目标参数:I(电流)=380A,f(频率)=~3.5Hz;末端电磁搅拌目标参数:I=350A,f=7~8Hz;两流开浇,起步拉速0.5m/min,待开浇正常2分钟后转为液面自动控制系统,待液面平稳后,慢慢上调拉速到1.0m/min,浇注中注意中包温降情况,当过热度30-35℃时,加大拉速至1.2m/min,尽量低温快拉,保证连铸坯质量,连铸坯定尺3米,空冷堆放;
第五步:轧前加热,在推钢式加热炉中加热,连铸方坯加热温度按以下要求控制:预热段≤1050℃;加热段:1050~1080℃,均热段:1180~1200℃;
第六步:高速线材轧制,开轧温度:1170℃,进入精轧机温度为1030℃,终轧吐丝温度为1120℃,吐丝后入水冷却。
一中轧出口段轧制速度1.15m/s;预精轧出口段速度控制在5.60m/s,出口段轧制速度控制在33m/s,规格为φ6.7mm±0.15mm,吐丝强制水冷后经过斯太尔摩风冷线冷却后进入收集卷,收集后打包﹑运输进入热处理工序;
第七步:热处理,采用离线式固溶处理,固溶温度1060-1080℃,时间50min。冷却方式:水冷。晶粒度:8-10级,试样端面硬度:32~35HRC;
第八步:矫直,将盘条浸入石灰涂层溶液中保持片刻,拉出,自然干燥,以表面涂层干燥、发白为准,盘条采用七辊矫直机进行矫直,控制直线度≤1mm/m;
第九步:磨光,采用M1080无心磨床,三粗一精,更后得到规格φ6.7mm光亮棒。
光亮棒热处理(固溶+时效处理)后的力学性能指标如下:
实施例二
生产一炉53Cr21Mn9Ni4N的盘条规格为φ6.5mm产品。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:EBT电炉冶炼→AOD冶炼→LF精炼→两流150×150mm小方坯连铸→加热→高速线材轧制→在线热处理→矫直→磨光→检验合格→成品入库。具体生产步骤为:
**步:在电弧炉中配入废钢和高碳铬铁,镍铁等合金料,进行熔化初炼。出钢温度为1610℃,P:0.036%;
第二步:AOD冶炼,氧化期吹氮与氧冶炼,当温度达到≥1660℃,在C≤0.60%时,开始加入硅铁量还原操作,吹氮气合金化,调整合金。当成分满足标准要求,温度T≥1490℃时出钢,转LF精炼;
第三步:LF精炼,微调成分、温度,保持白渣操作,当钢液温度达到连铸吊包温度后即可出钢。出钢钢水成分为:C:0.53%;Si:0.25%;Mn:8.67%;P:0.032%;S:0.005%;Ni:3.83%;Cr:21.05%;N:0.41%;出钢软吹静置15min后吊包;
第四步:连铸吊包温度为1500℃,浇注时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设置为:I=380A,f=~3.5Hz;末端电磁搅拌参数设置为:I=350A,f=7~8Hz;起步拉速0.6m/min,待开浇正常3分钟后转为液面自动控制系统,液面平稳后,慢慢上调拉速到1.1m/min,浇注中注意中包温降情况,当过热度为25-30℃时,加大拉速至1.2m/min,低温快拉,保证连铸坯质量,连铸坯定尺3米,空冷堆放;
第五步:轧前加热,在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,连铸方坯加热温度按以下要求控制:预热段≤1050℃;加热段:1030~1060℃,均热段:1170~1190℃;
第六步:高速线材轧制,开轧温度为1180℃,终轧吐丝温度为1110℃,吐丝后入水冷却。一中轧出口段轧制速度为1.10m/s;预精轧出口段速度控制在5.30m/s,出口段轧制速度控制在28m/s,规格为φ6.5mm±0.15mm,吐丝入水冷后经过斯太尔摩风冷线冷却后进入收集卷,收集后打包﹑运输进入热处理工序;
第七步:在线入水冷却。晶粒度:10-12级,试样端面硬度:34~37HRC;
第八步:矫直,将盘条浸入石灰涂层溶液中保持片刻,拉出,自然干燥,以表面涂层干燥、发白为准,盘条采用七辊矫直机进行矫直,控制直线度≤1mm/m;
第九步:磨光,采用M1080无心磨床,更后得到规格φ6.5mm光亮棒。
光亮棒热处理(固溶+时效处理)后的力学性能指标如下:
本发明的气阀钢53Cr21Mn9Ni4N磨光棒材的生产方法,采用连铸的浇注方式,克服了53Cr21Mn9Ni4N高温塑性差、变形抗力大难以连铸的特点,替代了原有生产流程中“模铸→修磨→开坯(轧开坯或锻开坯)→剥皮或修磨处理-加热”环节(即模铸坯初轧开坯的工艺),直接用连铸坯进行轧制,大大降低了该环节中的材料加工损耗和能耗,提高了坯料的成材率;常规生产中采用轧制或锻造开坯,开坯和轧制前都需进行坯料的加热处理,俗称“两火成材”;本发明的制造工艺中采用了连铸坯直接高速线材精密轧制技术,提高了生产效率,轧制成品盘条尺寸精度控制也大大提高,实现了53Cr21Mn9Ni4N钢连铸坯直接轧制到盘条的“一火成材”;热处理实现了离线和在线两种方式,可根据客户质量要求进行自由选择。
原文链接:优钢网 » 一种气阀钢53Cr21Mn9Ni4N磨光棒材的生产方法与流程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