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作模具的工作条件

热作模具主要分为锤锻模、热挤压模和压铸模三大类。其工作条件的核心特点是与高温金属直接接触,这与冷作模具形成了鲜明对比。这一特性导致热作模具面临以下两大挑战:
模腔表层金属的高温影响。在作业过程中,锤锻模的模腔表面温度通常可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以上,热挤压模则可达到500至800摄氏度以上;压铸模的模腔温度则依据压铸材料的种类及浇注温度而定,例如压铸黑色金属时,模腔温度可超过1000摄氏度。如此高的工作温度会显著降低模腔表面的硬度和强度,从而增加使用中发生形变的风险。因此,热模具钢需具备高热塑性抗力,包括高温硬度和高温强度,这实际上体现了钢的高回火稳定性。为了提高回火稳定性,一种有效的合金化方法是添加如铬(Cr)、钨(W)、硅(Si)等合金元素。
模腔表层金属的热疲劳问题。热模具的工作具有间歇性,每次完成热态金属的成形后,都需要使用水、油、空气等介质对模腔表面进行冷却。因此,热模具的工作状态是反复经历加热和冷却,导致模腔表层金属不断经历热胀冷缩,即反复承受拉压应力。这种循环应力作用会导致模腔表面出现龟裂,即热疲劳现象。因此,热模具钢还需具备高热疲劳抗力。
发表评论